
2013年,一部歷經373天拍攝的紀錄影片《鄉村里的中國》公開上映,盡管票房不佳,但依舊收獲獲評委會大獎、 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紀錄片大獎。近日,本片被收錄至“學習強國”,再次引起強烈關注。影片講述了山東沂蒙山革命老區沂源縣杓峪村的生活故事,以一個小村莊為切入點,展現了中國農村的巨大變遷、環境保護、農民的精神追求和物質追求等諸多社會現實話題,生動有趣,又深刻感人。導演焦波是我的老鄉,也是我的校友,他說杓峪村是中國農村的縮影,就是鄉村里的中國。
影片的每一幀,都深深刻畫在我的腦海里。我的感情,浸染在影片中出現的群山、河流、梯田、果樹,那濃濃的鄉音帶著我的思緒,飛到從前,飛到那生我養我的土地,呼吸著充滿父老鄉親味道的空氣。
我的老家山東沂源。沂河為沂蒙山區母親河,發源魯山,河延綿千里,入黃海,因此為沂源。老家為沂源、沂水、蒙陰三縣交界的地兒,丘陵山壑,為泰山山系東端,最著名的當屬全殲國民黨整編74師的蒙山故地和沂蒙山小調兒。
老家周遭幾十里并沒景點,即使有一些可探究的人文古跡,也沒人追尋在經濟上的利益。莊稼漢子都是憨厚的出奇。
十八轉是橫亙在沂源與蒙陰交界的一條土路,總不過有三米寬,大體有多長,我是沒有數,但要下步走,就這一段十八轉的路子,單趟兒也需要一個半小時。因連綿不斷有十八個彎而得名。
這幾十里的土路,是兩縣人們來往的必經地。我很小的時候,就聽過我爺爺這輩兒的人從這里走去蒙陰縣岱崮鎮趕山會的事兒。岱崮也是個地名,是方圓幾十里最有名的集市,逢開市整年,就會搭臺唱戲。那時候娛樂節目少,趕幾十里去看戲也是正常的事兒。后來我爸爸去縣里的柴油機廠上班,也得夜里兩三點就起來,沿著這條路走幾個小時坐汽車。
這條路,給我最清晰的記憶有三個。
我七八歲的時候的某天,父親給三叔六百塊錢,讓他去岱崮買臺電視機。三叔也不知哪里弄了一輛彎把兒的大二八自行車,下午就馱回來一臺17寸的黑白電視機,牡丹牌的,這是村里第一臺電視機。大家七手八腳的對照圖紙做天線,弄出了畫面,以后好多年,我家總不過30平米的客廳里就像個劇院,附近的老少男女都到我家看電視,盡管只有一個頻道,但也看的起勁。這臺電視機一直服役到我快大學畢業,現在也一直放在家里的櫥柜上。后來三叔告訴我,電視機就是從十八轉這條路上弄回來的。
1994年,我準備讀初中,得到了一輛上海產永久牌自行車。車子是父親挑著盛著幾千棵地瓜芽子的擔子換來的。
父親母親都是做農活的好把式,地瓜芽是自己瓜炕里育的苗。有很多人家要是氣溫或濕度掌握不好,會死掉,所以每年種地瓜的時候,好的種苗會有需求。父親母親早早就種好自己的地,若是平時,一炕好的瓜苗肯定是誰有需要就送誰了??墒俏乙I自行車,父親也一時有了經濟頭腦:把芽子賣掉添補車錢。
父親和母親提前一天就準備,他們會把整個炕都澆透,小心翼翼的把芽子拔出來,邊拔邊數著棵數,然后再一束一束的用繩子扎起來,放進花簍里,最后用濕布蓋起來免得失了水分。第二天半夜,我就被母親從被窩里叫起來,和父親簡單吃了一點東西就出發了。賣瓜芽子必須要趁早,因為很多人來買了回去馬上要下地種的。
真正走上十八彎的這段路前,還得走很多路。其實有兩條,一條是山路,近但崎嶇,一條是公路,遠但平坦。父親恰是選擇了前者,我是沒多少概念,心里只顧著高興,只管跟著父親走。
父親挑著擔子,摸著黑走。那時候父親還年輕,幾十斤的擔子問題不大,一路上還跟我說笑,講他小時候事情,還指著一個山梁說我的老老爺,就是我父親的父親的父親,原來就埋在那個地方。
山路陡且崎嶇,所謂的路就是平時上山種地的人走的多了踩出來的山道,只有一個人走過的寬度,我跟在他后面,感覺走了很久很久也沒有天亮??斓绞藦澣肟诘臅r候,我們休息了下,東方天邊才泛白。趕到岱崮集的時候天剛蒙蒙亮,已經幾個賣瓜芽的人在了,我和父親找了地方收拾好擔子,只等著買家來。
行市并沒有想象的好,再者父親并沒有多少做買賣的經驗,一直到了七八點還沒賣出去,父親有點著急。我也全然沒有了先前的興致,倒是餓的肚子疼。老爸給了我一塊錢,讓我去找吃的,我是巴不得,于是,我吃了到目前為止認為最好吃的油條。
后來瓜芽終于被父親半賣半送的賣了出去,一分錢一棵,三千多棵。
買自行車的地方是在我家那臺電視機同一個地方,因為這是唯一一座百貨大樓。我選了一輛永久牌平把自行車,三百一十七塊。
回家的路我已經不用發愁了,哪怕是兩個十八轉。我就像個傻子一樣高興,天地都是我的,使勁兒的蹬啊蹬蹬啊蹬,全都不理會父親了。幾十里的路啊,我猛蹬一段走遠了,看不見父親了,就停下來等他,等他近了我再猛蹬一段走遠了,看不見了,就停下來等他……
和父親再走十八轉已經是二十年以后的事情了。
2013年年底,大病一場。老家有個著名的土方,于是匆匆趕回去,卻不料連續漫天大雪,步行進出都不方便,所有的車子都停運。
醫生是個土郎中,已經有快80歲了。去他家,再次走十八轉。父親執意要陪我去,拗不過他。
漫山遍野的雪,對于北方的我,是有特殊的情感。多年在外求學或工作,這樣的景象也難再見。父親忽然來了興致,問我愿不愿意再走一次我們曾經挑著瓜芽子摸黑走的山路,我欣然同意。
還是原來那條路,多年不曾走,再有大雪覆蓋,很難認清路在哪里,有好幾次都找不到方向,折回來重走,父親倒是笑呵呵的安慰起我來,讓我別著急,又跟我說起老老爺的墳墓來。
男人很特別,總習慣用沉默表達自己的情感。話少了。
當我站在十八轉的路口時,我是被從沒有見過的景象震撼著,遙遠、雄渾、壯麗、寬闊……我無法用一些詞語來描繪,它不是我印象里的樣子,不是我印象里那樣的裸露和無聊,混沌和封閉,它讓我第一次覺得,自己的忽略是那么荒唐。我第一次看見它,那道道的梯田映出的景象一下子就如同印章一樣嵌在肌膚里,血液里,就跟父親給我的一樣
父親陪我在雪路上走著,腳踩在雪上有著清脆的響聲。光線極好,漫山遍野的雪白,大概從遙遠的地方就會看見兩個黑點在走動,那是我和父親的影像。父親背有些駝,讓我不忍直視。
我一直跟著父親走,就如同我的人生里父親永遠是我的領路、我的方向、我的保護一樣。
二十年前,父親看著我像是小瘋子一樣高興的蹬踏著自行車。二十年后,我默默跟在他身后,讓他領著我回家。
二十年后我才懂得父親的意義?;貞浽涀哌^的十八轉,情境悠遠,親情彌漫。
來杭多年,每一兩年回家看望父母,他們一年一年變老,漸漸多了白發,腰板兒再也沒有以前挺拔,可家鄉的一草一木、一磚一瓦、一家一戶、一容一貌,以及悲歡與離合、貧窮要困頓卻沒有什么變化?!多l村里的中國》中那讓我魂牽夢繞的家鄉,讓我百感交集,那令人窒息的真實讓人心疼,也有非常無奈。
主角之一的杜深忠說:“都說農民對土地有感情,實際上我對這個土地就沒有一點感情。咱就是沒有辦法,無奈……花十分代價以后得不到三分收入,我覺得熬這個時間都熬得很心疼?!痹谟捌旖Y尾時,他在跟兒子聊天時說:“這個土地不養人,咱這里的這二畝貧瘠土地不養人。所以說我多么盼望著你成才。你別看我一輩子不成功,不成功的教訓比成功的經驗還說明問題!這是一輩子的心血,一輩子的淚?!?/span>
影片觀看至此刻時,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情感,眼淚奪眶而出……
這就是我的父輩、我的十八轉、我的家、我的國??!